by Joshua Oct 25,2025

需要龐大桌面空間的遊戲PC時代已經結束。現代迷你主機在比普通電視機上盒更小的體積內,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性能,印證了「小身材大能量」這句話。
在亞馬遜查看
在亞馬遜查看
在亞馬遜查看
在亞馬遜查看 | 在蘋果官網查看
儘管迷你主機能大幅節省空間,但仍有些許妥協值得注意。緊湊的體型限制了高階GPU選項與散熱解決方案——除非付出高昂代價,否則很難找到配備RTX 5090的機型。大多數解決方案(如GMKTec Evo-X)依賴強大的APU而非獨立顯示卡。
製造商運用巧思在有限空間中最大化性能。華碩透過收購英特爾NUC產品線,將行動硬體塞入超緊湊機殼;Zotac則將桌機級組件壓縮至微型機箱。這些解決方案往往為了節省空間設計,而在升級性與價格方面有所妥協。


查看7張圖片
這項工程奇蹟將行動版RTX 40系列顯示卡塞進比電視機上盒更小的機殼中。
關鍵規格:
處理器:Intel Core Ultra 7-Ultra 9
顯示卡:RTX 4060-4070(行動版)
記憶體:16GB-32GB DDR5
儲存空間:512GB-1TB PCIe 4.0 SSD
我們喜愛的優點:
• 難以置信的緊湊設計
• 升級彈性出乎意料
• 強勁的行動版GPU性能
注意事項:
• 4K解析度下的硬體限制
• 行動元件導致價格偏高
實際測試ROG NUC時,其電視機上盒般的偽裝設計令我們驚豔。行動版RTX 4070在《電馭叛客2077》等要求苛刻的遊戲中提供出色的1080p表現,但4K遊戲需調降畫質設定。雖然憑藉DLSS支援使其性能超越PS5等遊戲主機,但別期待能在最高設定下流暢進行光線追蹤遊戲。
最大代價?您正以桌機價格換取行動性能。但若超緊湊1080p遊戲是您的優先考量,少有解決方案能與ROG NUC的精巧工程設計匹敵。
這款平價效能猛獸證明您無需獨立顯示卡也能流暢運行電競遊戲。
關鍵規格:
處理器:AMD Ryzen 7 7735HS
顯示卡:Radeon 680M
記憶體:32GB DDR5
儲存空間:512GB SSD
UM773借助AMD令人印象深刻的整合顯示核心,在1080p中等設定下提供出乎意料的遊戲表現。雖無法以最高設定運行3A大作,但其450美元定價對《火箭聯盟》或《DOTA 2》玩家而言極具吸引力。
Magnus One在緊湊機身中隱藏了桌機級RTX顯示效能,提供流暢的1440p遊戲體驗。
關鍵規格:
顯示卡:RTX 3070
處理器:Core i5-10400
記憶體:16GB DDR4
沒錯,其處理器略顯過時,但RTX 3070使這套迷你系統成為1440p解析度的實力派。雖然價格高於標準桌機,但其節省空間的設計對空間有限的玩家而言值得溢價。
M2晶片將蘋果迷你主機轉變為值得關注的休閒遊戲設備。
關鍵規格:
處理器/顯示卡:8核心M2配10核心GPU
記憶體:最高24GB統一記憶體
儲存空間:最高2TB
儘管Mac遊戲生態仍有局限,但改進的模擬技術與Apple Silicon優化使M2迷你主機具備意外成熟的遊戲準備。透過Thunderbolt支援外接顯示卡更添未來升級彈性。
選擇迷你遊戲主機需權衡三大關鍵要素:
性能需求: 明確目標解析度與遊戲類型。競技電玩玩家與3A大作玩家的需求截然不同。
外型規格: 測量可用空間。有些迷你主機可隱藏在螢幕後方,有些則需適度散熱空間。
預算規劃: 高階選項雖存在,當今入門級晶片卻能提供驚人的性價比。
我們的建議?在考慮當前需求時,盡可能為未來預留升級空間——Thunderbolt連接埠或額外記憶體插槽能延長設備生命週期。
迷你主機真能流暢運行現代遊戲嗎?
絕對可以——但需保持合理期待。雖然4K超高畫質可能不切實際,但當今迷你主機處理1080p遊戲遊刃有餘,尤其適合獨立遊戲與電競作品。
迷你主機vs標準桌機?
標準塔式機箱具備更優異的散熱與升級潛力,但迷你主機在空間有限且重視外型尺寸的用戶中勝出。
選擇迷你主機需犧牲什麼?
預期將在價格、性能與升級性之間取得平衡。與筆電相似,迷你主機值得您仔細評估規格配置。